前一陣子有朋友寄E-Mail,說新豐楊梅附近有一個新興的景點,名字叫做”南園”。剛好這禮拜有空,上網查查南園的資料:原來南園是聯合報系創辦人—王惕吾先生在退休後所修建的,結合閩南紅磚紅瓦建築及江南是園林造景,並紀念他老爸”王羋南”而命名為南園。
南園原本只開放給聯合報系的員工參觀,直到今年的三月才對外開放。為了控制園區品質,半天才開放400個遊客參觀,所以最好是事先預約,才不會有進不了門的窘境!這次還是把老搭檔:小依和小王子call來一起走走。除了已經是很熟的朋友外,最大的目的是:可以幫我們照顧小寶,這樣我才有多的時間拍拍照。
我們中午在湖口老街吃完客家菜後就往南園前進。南園的位置在台一線(可由楊梅交流道下往南)55.6公里轉竹12線道,到6公里處右轉竹13線道過一下子就可以到南園的入口。要逛逛這個園子,每人可是要付200塊大洋的ㄟ….(還不能抵銷費!),進入園區後才發現假日來這裡走走的人還真不少,老婆將小寶打點好後就開始今天的行程。
首先會看到的建築是同心樓,原本這是聯合報提供給員工休息的場所,後來則轉為餐廳供遊客使用。南園的建築施工完全參照中國建築古法,所有建築完全沒有用到任何一根釘子,而是用卡榫的方式建造。聽說剛開始 王老 先生找來兩個有名的工匠,先各蓋一棟建築,比賽誰蓋的又快又好,其他棟就全部給他包了。
▼ 同心樓
▼ 小寶寶逛大觀園
▼ 同心樓外有一排桌椅供遊客休息
▼ 同心樓的紅磚瓦
▼ 老搭檔:小依和小王子
▼ 同心樓外的庭院
▼ 逛完同心樓後,我們轉往左邊的”南園”前進,回首再拍一張同心樓的景色。
▼ 南園是一個環狀的建築群,我們是逆時鐘前進,剛開始就看見很有特色的木頭雕刻。
▼ 南園的屋角
對於喜歡拍照的朋友,很建議來這裡逛逛!!如果有Fu的話,到處都是可以取景的角度。這裡的建築每個小地方都有其含意,像我們剛開始都是隨便逛逛,後來遇到解說員”偷聽”其解釋後,才恍然大悟!!不然一般人真的不容易瞭解到底為什麼要這樣蓋房子??
▼ 光影四部曲
▼ 南樓
▼ 江南庭園美景
▼ 這個門很有意思:叫做”出入平(瓶)安”,由阿汝媽媽示範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