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共獲得3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18獎項45提名★
◎簡 介
影片描寫一位16歲女孩面對成長經驗、家庭期許,
以及突如其來的迷人愛情介入下,從女孩轉變成女人的心境歷程。
16歲的珍妮是一個聰明開朗的小姑娘,
就讀於英國倫敦鄉下一所女子學校的預科班,
她的成績很好,是眾所期待考上牛津大學的"種子選手"。
某天,她遇見了成熟時髦、風趣迷人的男人大衛,
並閃電般地與他陷入愛河不可自拔。
大衛帶她見識了大都市的燈紅酒綠和浮華奢靡,
這一直是她非常嚮往的生活。在此之前她從來未曾想過,
這種生活如此輕易就能得到。
,備考牛津的念頭也被拋諸到九霄雲外。
與大衛一起的日子看起來是如此美妙,
但是某一天,真相卻如一記磚頭重重地敲在珍妮頭上。
她從一個天真活潑的女學生變成了一個世故圓滑的女人,
她開始反思這種生活是否真的是她想要的……
資料來源:官方網站
線上看:http://www.56.com/u53/v_NTAxMjExNDY.html
昨天花了一點時間把這部片子看完,是BBH上的媽咪介紹看的,
主要係因為BBH上有一位媽咪說出她面對青春期的小孩時遇到的困難,
雖然小寶哥還小,但想到以後自己也有可能會面臨到同樣的問題,
先紀錄下來看完這部片子的心情感想也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先說這小女生的爸爸,他對Jenny(女主角)的期待很高,一切以讀書考試為主,
興趣(Jenny喜歡古典音樂、藝術、嚮往法國)只能是讀書考試外一點小小的娛樂。
讀書考試主要的目的就是考上好大學,遇到好人家保障以後生活無虞;
Jenny也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,對未來感到無力,沒有往前的動力,
但Jenny在高三考大學之際就遇到這樣的男主角,多金、知識淵博、高學歷;
所以爸爸也在這樣的迷惘下同意Jenny放棄學業,準備下嫁男主角,
但後來發現這是一場空時,當父親的又能為女兒的未來負責什麼?
感想:最近幾位教育專家常鼓勵家長或學生,對自己有熱情的事情為主,
工作也是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話,才能工作的快樂又長久。
想想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,財會科班出身,
確無法忍受會計工作這樣日覆一日的工作,所以以前只要應徵會計工作,
最多一年多就game over;常被我娘唸:一年換24個老闆,
但現在做ERP相關工作,主要以專案型工作為主,做的很快樂,很有成就感,
雖然要常出差,但重要就是做的下去,喜歡。但有幾個人可以像我一樣,
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還是屈服於現實生活的困境中;
以前大頭常說一句話:興趣只能當興趣,不能當飯吃。講的很務實,
昨天跟大頭說,能把興趣當飯吃的人,可能只有百分之1的人,
雖然大部份的人,小寶哥可能就是其中一個,還是只能屈服於現實生活中,
但青少年時期,做父母親的應該做孩子的引導,而不是告訴他未來有多現實,
讓他還在發夢的年紀,就對未來沒了希望與夢想。至少我跟大頭達到共識了!
我也是感謝大頭:讓我到現在還是持續有夢的,不用考慮現實的一面。
現實生活的考量就讓大頭務實一點吧!
電影後段時,當父親發現自己也有錯時,說出:之前曾發現男主角撒謊,
仍相信表面所看到的假像,堅信女兒與男主角一起編的謊言時,
沒有及時阻止感到奧悔。Jenny也從中學到教訓承認錯誤,
請求幫助,電影中,兩個教育者,一個是不肯幫忙的校長,
一個是惜材的老師,最後Jenny發奮考上牛津,也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感想:當父母親的沒有百分之百對的,而父母親錯誤的觀念,
又會影響小孩一生的人生觀,到底要如何拿捏,
父母一定要用心多聽多看,這時就非常感謝那些親子blog的媽媽們了~
從別人的經驗裡獲取一些資訊,再修正成自己的教養方針,
而小朋友也要讓他從錯誤中學習成長,太順暢的人生,對小朋友好處不多,
所以我跟大頭也常在想如何讓小寶哥保持匱乏感,
上週我跟我大嫂在散步聊到,小寶哥跟小寶妹都是家裡唯一性別的孩子跟孫子,
得到的寵愛太多,物質生活也太寬欲,這點實在讓我擔心,
而威嚴感不足的我,確又是跟小孩接觸最多的人,
大嫂的兩個兒子,一個很乖,一個鬼靈精怪,
也提供不少教育理念給我,多吸取別人的經驗也是當父母很重要的學習。
當然每個小孩的本質本來就不一樣,所以對症下藥才是父母最大的難題吧!
劇中的女主角雖然曾短暫的迷失方向,但自我的覺醒讓他又走回正途,
父母親的觀念錯誤也影響著女主角的一生,
還好有一位惜材的老師提供好的建議給女主角,
所以家長、老師、朋友的關係交織影響女主角的一生,
也是這部戲要傳達的理念吧~
如果喜愛英國濃濃的藝術氣息及英國腔,
這部片子不會讓你失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