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_0547.jpg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新加坡的回教區位於捷運東西線的武吉士站 (EW12, Bugis) 附近,19世紀的新加坡海港貿易繁榮,各國商賈雲集,來自印尼蘇拉西亞的Bugis商人盤據在現今的Bugis Street附近,慢慢形成了現今的伊斯蘭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 從捷運武吉士站一出來是個購物中心,沿著Victoria Street過兩個十字路口後右轉Arab Street才會到真正的回教區。來這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來看新加坡最大的回教堂--蘇丹回教堂 (Sultan Mosque)。蘇丹回教堂,在1824年的東印度公司協助下,經由當時的馬來蘇丹國王的統籌,歷時兩年完工。後來回教人口日漸增多,原本的空間不敷使用,1924年決定擴建到目前可以容納5000人的規模。

 

▼ 蘇丹回教堂的後門

DSC_0554.jpg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▼ 巴梭拉街景 (Bussorah Street)--蘇丹回教堂的正門是面對著巴梭拉街,這條街是一個行人徒步區,兩旁的商店都是賣跟回教相關的商品。

DSC_0570.jpg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 ▼ 蘇丹回教堂的開放時間為9:00~13:00, 14:00~16:00。當我要進去時,門口的人員叫我要留下名字和在新加坡的住宿地點,後來才知道因為我當天只穿著短袖和短褲,所以被要求穿上一件綠色的披風,表示對這個宗教的尊敬。而遊客只能限制在外面,而不能影響到裡面的回教信徒。

DSC_0558.jpg  

 

▼ 蘇丹回教堂窗外景色

DSC_0562.jpg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▼ 蘇丹回教堂裡虔誠的信徒,會在地毯上的一個個小格子裡膜拜。而我們也發現在後面有幾位不知是不是太熱還是拜太久,竟然在打瞌睡,形成有趣的對比。

DSC_0562-1.jpg   

 

▼ 蘇丹回教堂內部

DSC_0560.jpg  

 

       ▼ 看完蘇丹回教堂後我們就在巴梭拉街旁坐著休息,這時看見一位穿著紅鞋的辣妹迎面而來,馬上拿起相機拍攝,可惜的是只有拍到背影,而且光圈快門設定錯誤,所以拍起來有些失焦。

DSC_0557.jpg   

 

▼ 巴梭拉街店家擺設的商品

DSC_0572-1.jpg 

  

▼ 在這一區可以看見許多布商店,所以這些回教女性身上所穿的衣服應該都是量身定做的。

DSC_0557-1.jpg  

 

       ▼ 蘇丹回教堂後門有一家印度拉餅店--Singapore Zam Zam,旅遊書上推薦一定要來吃這家,但因為我們沿途已經吃的很飽了,所以只好拍照留念。 

DSC_0580.jpg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▼ 為什麼在回教區會吃不下呢??因為來這裡之前,我們先去吃"黃亞細肉骨茶",這家店也是來新加坡必吃的名店之一。位於捷運東北線NE8的拉花公園站,沿著Rangoon Road要走約10分鐘才會到。

        因為是名店,所以只開到下午兩點,這裡的肉骨茶是屬於胡椒口味,味道非常的重,喝到後來底部會有厚厚的一層胡椒。台灣人可能不會習慣這麼重的味道,我到後來都將肉骨茶湯拿來拌飯吃。所以每桌都會再點一壺鐵觀音,一邊吃肉一邊喝茶才不會太膩。這餐我們總共點了兩碗肉骨茶,一碗豬肝湯,一份燙青菜,另附油條 (沾湯汁用),鐵觀音一小盒,白飯一碗:共21新幣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寶一家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