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過了克拉馬頭,接下來就是沿著新加坡畔慢慢的走到我們預期的終點--魚尾獅公園。聽說以前的新加坡河也是又髒又臭,經過新加坡政府10年的整治後,加上有計畫的規劃河岸兩邊的風格建築,慢慢變成了觀光客必到的景點之一。
因為我們住的旅館 "茂昌閣" 就在新加坡河邊,所以我們白天逛一次,晚上逛一次。第一次是在第一天的下午,雖然說現在已經是下午五點了,但太陽還是很大,空氣是又濕又熱,如果女生沒有做好防曬的話一定會被曬傷。而且一定要準備好礦泉水,因為水分流失很快,如果沒有好好的補充水分,很容易就中暑了!!
▼ 這棟建築是新加坡新聞藝術中心,最有特色的是每個窗戶都漆成了五顏六色的顏色。
▼ 沿著新加坡河畔是行人徒步區,所以禁止機車及腳踏車通行。
▼ 前方就是 "North Bridge Road上的橋",在橋的後方就是市區金融中心的摩天大樓群。
▼ 過了North Bridge Road,映入眼簾的就是新加坡河中最漂亮的一段,也是新加坡明信片中必照的景點。在河岸邊是一間間低矮的餐廳和Pub,遠方則是一棟棟的摩天大樓。這樣都市的天際線 (Skyline)是挺美的,在河上有許多小船載著遊客載欣賞美景,值得注意的這裡的小船並不像是西式遊艇,而是比較像是東方懷舊的小船。
▼ 萊佛士爵士銅像 (Stamford Raffles) 位于新加坡河畔的泊船北碼頭。1819年,萊佛士就是在這裡登陸上岸,展開新加坡現代化的成長歷程,他不僅將新加坡建設成自由貿易港口,並積極促進新加坡朝都市發展,新加坡能有今日的繁榮,萊佛士的貢獻是無法抹滅的。
▼ 舊國會大廈
▼ 前方那棟圓圓的高樓是著名的新加坡史丹福瑞士酒店 (Stamford-Singapore Swissotel),是東南亞最高的酒店,可觀看新加坡的全景、甚至可以看到印尼,馬來西亞部分景致。
▼ 遠方的五棟大樓聽說是新加坡政府邀請香港富商來建的,五棟建築象徵是一隻手,中間有著名的 "財富之泉" 的噴水池,象徵一手將錢財緊緊握住。可惜的是老婆走到這裡已經快被熱倒了,所以沒有辦法去到那邊!!
▼ 那兩顆長的像榴槤的建築就是 "濱海藝術中心",太陽照在屋頂上會閃閃發亮,據說是要讓在太空中的人能找到新加坡的位置而設計的。
第二次來逛新加坡河則是在第二天的晚上,因為老婆白天已經走到累翻了,所以晚上就在飯店裡休息。我則是獨自一人帶著相機和腳架,慢慢的欣賞新加坡最美麗的夜景!!
▼ "North Bridge Road上的橋"
▼ 新加坡河岸夜景
▼ 萊佛士爵士銅像前的廣場
▼ 萊佛士爵士銅像
▼ 高等法院
▼ 市政廳
▼ 市政廳前廣場
▼ 濱海藝術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