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初,正是山毛櫸綠葉轉金黃的時刻。在台灣能夠看到這個美麗的景色只有兩個地方,一個是太平山的山毛櫸步道,另一處就是桃園復興鄉的北插天山。其中以北插天山最有名,除了可以看見金黃色的山毛櫸覆蓋在整座山頭外,另一個原因就是要看到這樣的美景,可是非常的不容易~~
北插天山是北部地區最有名的中級山,是登山客挑戰百岳前的最佳訓練場所。雖然北插天山只有1727公尺,無論從四個登山口(小烏來、東眼山、滿月圓、福山) 的哪一個出發,海拔上升都要800~1300公尺不等,來回距離20公里以上,一般人一天來回都至少要8個小時。尤其是最後從木屋遺址開始的1.5公里路段,垂直上升450公尺,需採著樹根一路攀繩、爬梯直上,可說是整段路程中最大的挑戰。
去年的此時曾和同事”威利”來挑戰過一次,那時選擇最硬的滿月圓路線,起點的海拔只有400公尺,一路走到海拔1300公尺的水源地就已經累到不行,而且到水源地時已經開始下大雨,所以只好回頭下山了。
為了不重蹈去年的覆轍,今年的路線選擇距離最短,入口海拔最高(~850公尺)的小烏來路線,希望保留多一點體力來挑戰最後1.5公里的天堂路。小烏來路線從來沒走過,這條路線的岔路頗多,深怕在山裡迷路,所以這次出發前可是做足了功課。上網逛遍了北插天山的遊記,最後找的這張簡單、清楚又明瞭的地圖。小烏來路線有三個登山口,到木屋遺址前可選擇下方的”赫威神木”路線,或是繞到上方的”赫威山、水源地”路線,這次我們選擇距離最短的”赫威神木”路線,順道拜訪神木群裡頭的十幾顆神木。
這次約了體力一流的妹婿”小時”一同來爬北插天山,因為來回需要10個小時,秋天太陽下山的早,深怕摸黑下山,所以我們早上5點從新竹出發。從小烏來風景區進入就可以看見往北插天山的指示牌,走桃115線到底後會接卡普產業道路,這段產業道路的路況很好,過六公里後右方有一停車場,繳了100元的停車費後就開始今天的行程。
這是今天的行程記錄
AM6:30 小烏來第一登山口前方停車場
AM6:39 小烏來第一登山口
AM7:05 抵達第二、三登山口與赫威神木岔路
AM8:12 卜派神木
AM8:19 赫威神木
AM8:27 過宇內溪
AM8:36 八仙神木
AM8:59 木屋遺址
AM9:38 山毛櫸出現
AM11:08 北插三角點(1727M,二等三角點)
PM1:20木屋遺址,午餐
PM1:57 八仙神木
PM2:07 宇內溪
PM4:16 回小烏來第一登山口停車場
▼AM6:30 小烏來第一登山口前方停車場,開始出發
▼AM6:32 第一登山停車場,一大早就停了不少的車子
看來大家都是起個大早,來北插天山朝聖”金黃山毛櫸”的吧~~
▼AM6:37 第一登山口前的山芙蓉
▼AM6:39 抵達小烏來第一登山口,正式開始今天的行程
▼AM6:52 開始就是一段頗長的上坡路,途中還需橫越乾涸的溪谷
對於一大早還沒熱開的身體來說,走這段路還挺累的~~
▼AM7:05 抵達往”第二、三登山口與赫威神木岔路”,選擇右邊往赫威神木前進
▼AM7:44 之後終於有一小段的緩坡路,這是今天全程最好走的一段
▼AM7:48 中途有一顆大石頭橫擺在路中間,是休息的好地方
▼AM7:56 前面也有需要攀繩直下的路段
▼AM8:12 抵達神木群,裡頭有十幾顆的神木,沒有圍籬阻隔,可以近距離的欣賞
No1是卜派神木,其手臂上彎的英姿,像極了卜派吃下菠菜後一展雄姿的模樣
▼AM8:14 No2神木
▼AM8:15 No4神木
▼AM8:19 赫威神木,是整個神木群中最巨大的一顆,難怪取名為”赫威”神木
▼AM8:27 過宇內溪,這是東眼山、滿月圓路線”水源地”的下游
▼AM8:36 八仙神木,由8株巨木盤結矗立赫威山神木群
我們穿越中間的樹洞往下一個目標”木屋遺址”前進
▼AM8:40 不知名神木
▼AM8:55 路旁的香菇群
▼AM8:59 抵達木屋遺址,到這裡才9點不到,比上次還早一個小時
小烏來路線果然是最短的路程,休息片刻後就,開始挑戰今天最硬的路段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