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過後的第一個周末,閑來無事,又不想出遠門
看到北部難得的好天氣,還是來安排一下小旅行吧
之前就一直想要來探訪最近才對外開放的後慈湖
因為要參觀後慈湖,每日皆有梯次和人數的限制
周六上網查一下,發現周日的早上還有幾梯有空位
但是週六不能預約周日的場次,只能現場報名
所以這次就約了老搭檔—小依一家人來探訪後慈湖
出發前,請先上網申請(桃園縣後慈湖入園申請系統)
內容如下:梯次除09、10、11、13:00為小額申請外(1-5人)
其餘皆為團體申請時段(6-45人)
後慈湖入園參觀,全程需步行約2.5~3.5小時(3.85公里)
參觀民眾應自行評估體能狀況後再提出申請
依據桃園縣兩蔣文化園區後慈湖入園管理須知之規定
進入後慈湖園區,皆需透過網路申請或現場報名後方得入園
因此不論是孩童、大人或長者皆需核計於在入園人數之中
先來認識一下後慈湖的歷史吧~~[參考自官網]
新月形的後慈湖發源於白石山上的小溪澗,原名「龍過脈埤」,為桃園農田水利會灌溉埤塘,蓄水面積為4,1076公頃,蓄水量有177,500立方公尺,灌溉面積達117,29公頃,主要灌溉地區為大溪三層地區。
1950年代,蔣介石行至百吉隧道口,因座車無法繼續前進,改乘轎子,繞經慈湖地區,見此地景色近似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,留下深刻印象,直至1955年由板橋林本源家族提供慈湖周邊19頃土地,作為興建行館用地,於1959年6月13日興建「洞口賓館」完成, 1962年10月更名為「慈湖賓館」。
1962年配合總統府疏散計畫,經蔣介石指示購地,於後慈湖地區興建防空洞作為戰時指揮所,並興建官舍,做為總統府秘書長、參軍長、及副秘書長等辦公處所,至1975年4月5日,蔣介石逝世奉厝於慈湖,改稱為「慈湖陵寢」,並設立慈湖陵寢管理處,負責接待管理服務等任務,後慈湖五棟辦公室亦移交陵管處代管,至2007年11月移撥桃園縣政府管理。
▼ 我們先將車子停在慈湖遊客中心的停車場
停車場旁一排的楓樹,現在都已經長滿了綠葉
▼ 停車場對岸就是慈湖紀念雕塑公園,也是陸客訪台的熱門景點
▼ 要參觀後慈湖,請先到停車場前方的慈湖園區導覽服務站
難得小寶媽展現出超積極Style,一下車就衝到裡頭預約門票
看起來後慈湖沒有想像中的熱門,我們7個人都有票進入
後慈湖的門票每人100元(桃園縣民為50元),小孩不用錢
全程需步行約3小時(3.85公里),所以算是有運動到的行程
▼ 剛開始會先搭3分鐘的巴士,先到百吉隧道旁下車
每個梯次都會有一位導覽員,介紹沿途的生態及後慈湖的歷史
▼ 剛開始會先到舊百吉隧道這裡逛逛
▼ 之後會走天橋穿越北橫公路,來到百吉林蔭步道的起點
百吉林蔭步道沿途都鋪柏油路,緩緩的上坡推著娃娃車也沒問題
▼ 由於全程需要步行約3個小時,建議帶個小點心
或是在百吉林蔭步道旁買些食物或水果前行
▼ 我們這次的導覽員住在拉拉山,會詳細的介紹步道兩旁的植物生態
▼ 到了南管制門,要在這裡驗票,才能進入後慈湖管制的區域
▼ 南管制門旁有一顆” 祕境之南”的小石頭
▼ 之後就會來到了後慈湖湖濱步道
▼ 小寶妹今天很幸福,兩個哥哥搶著要牽小寶妹的小手手
▼ 要看到後慈湖要走一段的不短的路,先讓3個小朋友休息一下吧
▼ 走了許久,終於看到傳說中的後慈湖了,細長形的後慈湖
因為長年為軍事管制區,因此保留完整原林相與自然生態環境
▼ 走在後慈湖湖濱步道上,靜靜的欣賞後慈湖之美
▼ 湖邊的竹筏上有張藤椅,這就是以前教科書上蔣公坐的那一張嗎?
▼ 後慈湖畔的觀景台有一整排17顆的亞歷山大椰子樹
據說是蔣中正為討夫人歡心所種,取「一生一妻」的諧音
▼ 之後又是一段林相優美的湖濱步道
▼ 拍幾張黑白照的後慈湖,也是挺有FU的~~
▼ 湖濱步道上方有幾棟建築,是蔣中正考慮作戰時的臨時指揮所
現在則是開放成為蔣家的歷史文物介紹及生態展示館
▼ 坐在湖畔的椅子上,靜靜看著後慈湖,休息一下
▼ 回程時,會穿越一片高聳的肖楠森林
▼ 之後會走後慈湖祕境步道回到慈湖靈寢,可以順道參觀衛兵交接
▼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