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過前幾天忙碌的賞櫻行程後,今天決定來個輕鬆之旅,只到大阪城公園這一個景點逛一天。大阪城公園開設於1931年,總面積達106.7公頃,十分廣闊。園內種植了好多樹木,1~2月可以到梅林賞梅,3~4月份則是賞櫻季,還有北部的桃園,紅葉綺麗的追憶林等,四季各異的風景深受人們的喜愛。
大阪城有好幾個入口,我們搭JR大阪環狀線到大阪城公園站下車後,沿著天守閣的指示標前進,會先看到水上巴士搭乘站和大阪城新橋,從橋上一望,大阪城大會堂旁的一排染井吉野櫻呈現出滿開的狀態。
▼ 小寶哥噴水池旁玩水,也吸引了日本阿桑的注意
▼ 沿著棒球場旁的步道往天守閣的指示標前進
▼ 東外護城河也種了一整排的染井吉野櫻
▼ 我們從大阪城上方的極樂橋進入天守閣
▼ 在刻印石廣場這裡擺放著大小不一的石頭
▼ 傳說中的天守閣就在眼前
大阪城公園的天守閣經過多次的毀壞與翻修後,最近一次是在1930年動工,以鋼筋水泥復築。這座復興的天守並未忠實複製豐臣或德川時代,基本上以德川時代的白漆風格為主,但最上面一層重現豐臣時代的黑漆描金風格。
▼ 華航機加酒的行程還有送大阪一日周遊卷
除了可以搭乘市區的地鐵外,天守閣等景點也免費參觀
現在的天守閣跟想像中的很不一樣,內部有8層樓。裡頭有電梯、有冷氣,7樓以下為博物館,8樓則是瞭望台,博物館裡展示的是桃山時代是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之間的故事。
[參考自網路] 1583年,豐臣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原根據地上建造大坂城,以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本丸(主郭)。1598年秀吉死後,繼承人豐臣秀賴又從伏見城移居到已完成的大坂城。此外,實際負責政務的豐臣家大老德川家康,也入住西之丸便於辦公。
1614年德川家和豐臣家矛盾表面化,德川家康率大軍包圍大坂城,史稱大坂冬之陣。戰役中雙方講和,德川家提出條件要求拆毀二之丸和三之丸,填平外圍的水堀,使大坂城成為一座僅有內堀和本丸的裸城。豐臣家雖然一時接受了這個屈辱的條件,但後來毀約重新開挖水堀,讓德川家康得到藉口於次年發動大坂夏之陣,消滅了豐臣家,而大坂城也在此役中化為灰燼。
德川氏將豐臣家所建的大坂城石牆和水堀全部破壞,覆以數公尺厚的土,再興建更高的石牆,把豐臣大坂城的遺跡全部埋在地底。天守設置在不同的地點,位置更高,並採用完全不同的設計。德川家用全新且更為雄壯的城郭,將豐臣氏留給世人的記憶徹底埋葬,並誇耀幕府統治全日本的威信更甚於豐臣氏。
▼ 搭電梯直上5樓,這裡介紹了德川家康兩次大坂之役消滅了豐臣家的故事
▼ 天守閣8樓的瞭望台可以環顧大阪城公園四周的景觀
往西一望,大阪迎賓館和西之丸庭院的櫻花正盛開著
▼ 南邊則是天守閣前方的豐城園
▼ 天守閣屋簷上亮晶晶的金鯱魚可是大阪造幣局的師父手工製作的喔
▼ 東邊則是梅林、東護城河和森林公園
▼ 原本計畫順到附近的櫻之宮公園賞櫻,但帶兩個小孩的緣故
到最後只能在天守閣的瞭望台遠遠相望著
▼ 東護城河一整排的櫻花也盛開中
▼ 玉造門遺址
▼ 中午在天守閣前方野餐之餘,將剩餘的麵包屑拿來餵鴿子
只見一整群的鴿子圍繞在小寶哥和小寶妹旁,好開心~~
▼ 午後天守閣前方的優閒時光
▼ 豐城園是典型的日本庭園樣式,前方池塘剛好可以拍出天守閣的倒影
▼ 一位阿伯帶了隻小鸚鵡,之後也將它放在小寶哥頭上把玩
▼ 我們從正前方的櫻門離開天守閣,護城河旁也有一排櫻花可賞
▼ 之後我們來到西之丸庭院裡賞櫻(大阪一日卷有提供免費參觀)
▼ 西之丸庭院的櫻花搭配天守閣,是最經典的畫面
▼ 這裡有一大片的草地,許多當地人都在櫻花樹下野餐
▼ 最後我們從大手門這裡離開大阪城公園
▼ Map